三合院裡的記事---11、爸爸的天堂路
◎藍芸 金門日報2016/11/08 刊載
一0一年六月十一(農曆閏四月二十二)日晚間八點四十分,爸爸在長庚醫院的安寧病房裡,走完他人生的最後旅程。在彌留室裡他的一群兒孫隨侍在側,我和妹妹各握住他的左右手,我們呼喊著:「爸爸,請您放心一路好走,不要有任何的牽掛,媽媽我們會好好孝順,家裡的一切我們都會同心協力好好打理。請您放下這一生重擔、放下掛慮、放下病痛的折磨,向『極樂國』跨步而去,您的兒孫都在身邊為您助念和祈禱」。
爸爸挺著一絲微弱氣息,在等待那些遠程尚未趕到的兒孫,尤其是在對岸許久不見的心愛小曾孫,但他的大限時刻已到,臥躺良久不動的爸爸手腳越來越冰冷,氣息越微弱,只剩胸部尚有微溫,突然間爸爸的嘴巴明顯的動了兩下,像是想說話,眼眶裡滲出了淚水,過了不久,慢慢的,安祥的,嚥下了他今生的最後一口氣,永遠的離開這個世界、永遠離開這一群兒孫,結束他八十六年的生命旅程。
我們家人的宗教信仰很多元化,可說是個「跨宗教聯合國」,爸媽和弟弟是逢年過節就要拿香拜拜的傳統神教;信奉阿彌陀佛的佛教徒,還有開口「主啊」,閉口「阿門」的基督徒。都信得很虔誠、很堅定;其中較勁強的是「主的天堂及佛的西方極樂世界」。
一開始彼此都覺得自己所信仰是最好的,都極盡能耐的展出遊說功夫,要把對方拉來和自己同一國,但是誰也別想說服誰,誰也度不了誰!最後只好彼此放棄,彼此尊重!各信各的,各拜各的。
我們家更有趣的「絕配」;信「主」的,嫁給信「佛」的,都很虔誠,都度不了對方,可以和諧一起生活在一個屋簷下,「耶穌」可以煮素食給「阿彌陀佛」吃,「阿彌陀佛」也可以陪「耶穌」上教堂做禮拜。但爸爸走了,後事要用什麼宗教儀式辦理,那道隱藏的拉力又浮現了,彼此都很堅持,最後依然彼此尊重,各用各的儀式。
爸爸被推到彌留室前護士小姐問我們要用什麼宗教儀式辦,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協調下,我們選擇用佛教儀式辦理。在彌留室裡爸爸面對的是佛教聖像,側面卻是十字架,妹妹和她的教友在爸爸的左耳邊拚命虔誠的向主耶穌禱告,並叮嚀爸爸:「主耶穌要來接您了,您答應要跟著「主」走的……阿門!……阿門!
為了不拚場,我將原本放在爸爸右耳旁的「念佛機」移離開一點,另一批佛教徒兒女媳婦們則守在右側默念佛號,求佛菩薩發慈悲心,接引爸爸往生「西方極樂世界」。在爸爸斷氣後主耶穌的這一隊,她們的接引功課已告一段落回家休息。這時佛教徒的這一團,圍著爸爸的遺體,忍著哭泣、忍著淚水為爸爸持佛號助念。爸爸本身是信仰神明的,生病住院時兒女都很盡心的以自己的信仰竭力的在為他祈福。
爸爸在往生的前些日子裡,雖然我們已用「安寧照顧」,但癌末的病痛折磨,即使加重嗎啡,有時仍讓他痛到眼眶含淚,讓我們心疼不已!這時爸爸嘴巴裡會直喊:「哦!阿彌陀佛!」「哦!主耶穌!攏總來囉」。用什麼儀式都是子女的一片孝心,我們也彼此尊重。
連日梅雨紛飛的日子,增添我們對父親離情的哀戚!告別式在早上八點多就緒後開始一連的進行,對遠程來參加者,時間是太早了點,有親友趕到時已經錯過。最讓我們感動和感謝的是小妹任教的學校校長,他那麼誠摯的遠從台北趕夜車到高雄來參加爸爸的告別式,這來去匆匆的勞累,真讓我們過意不去。
家祭時,信主的子女只在現場幫忙,不用披麻帶孝,也沒進靈堂祭拜,我們圓滿和睦的為爸爸完成最後的大事。但這些看在家族長輩們的眼裡,非常不認同!有人在媽媽面前批評道:「難道為人子女,對於自己宗教信仰的遵從和執著,比對自己父親盡最後的孝道重要嗎?! 如果用他們的宗教儀式辦理,是不是其他不同宗教的子女也不入教堂禮拜了?」
這些話聽在很傳統觀念的媽媽耳裡,當然很不是滋味,但又奈何!媽媽嘴裡不
說, 但幾年過去了,仍然耿著於懷。爸爸,那時阿彌陀佛和耶穌基督,都對您 微笑
招手, 但至今,您也沒回來告訴我們,您到底去了那裡?!